出品 丨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丨 李德辉
尽管电气化和智能化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 ,智能中国但是化电依然像三十而立的中年人 ,一边加速向前奔跑,气化汽车企业全力一边内心充满焦虑,机遇加速焦虑始终面临的难免是生存问题。
小米创始人雷军苦口婆心的智能中国强调 :“汽车是百年赛道,仅仅要看好汽车产业,化电一切时间都不晚。气化汽车企业全力”但是机遇加速焦虑业界和消费者却不这么认为,对于雷军的难免态度,大多认为是智能中国对晚于新造车势力进入市场的解释 。
但凡一个汽车产业从业者的化电话语体系和表述上都带着加速的态度和焦虑的心态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将汽车竞争分为电气化主导的气化汽车企业全力上半场和智能化主导的下半场,摆出一种决战在即的机遇加速焦虑气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等断言,难免未来汽车市场的玩家不会超过5家 。
产业链的上企业也概莫能外 。
在2023年9月28日举办的第六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上 ,爱芯元智创始人 、董事长兼CEO仇肖莘在论坛演讲环节表示:“在中国的智能驾驶芯片市场 ,预计三年内 ,中国的芯片公司应该能够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仇肖莘提及,目前 ,在中国市场 ,从市占率的角度,国外芯片企业依然占主导;在自动驾驶领域 ,国际厂商的市占率更是达到90%以上 。
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暗含了中国芯片企业要具备的加速能力和承受的现实压力。
01 驶上快车道的中国汽车
在9月初结束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汽车品牌以强大的参展阵容,在声势上力压德国本土及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 。从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之初的市场换技术到最近的中国汽车产品和技术对外输出,由大变强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 。
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离不来两个基础要素的支撑:其一,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其二,产业政策的支持。
在电气化领域,长安汽车副总裁王孝飞预计,今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将突破770万辆,渗透率达到38%,预计2025年渗透率会达到70% ,自主新能源品牌会迎来史上最好的十年黄金发展期 。
在智能化领域,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表示,自动驾驶行业的拐点正在快速推进。“一方面用户接受度破冰 ,2023年超过13%的用户表示智驾是购车最重视的因素。另一方面核心驾驶的渗透率快速提升,主力车型的渗透率两年近乎翻倍。”
苏坦强调 :“如何把新技术迅速地转化成自己的生产力,进一步变成产品竞争力,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李震宇的判断则是:“未来三年是关键的窗口期。”
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仇肖莘
在接受搜狐汽车采访时,仇肖莘强调 ,所谓的三年仅仅是一个大概估计 ,趋向是清晰的。她解释称,之因此判断三年之后中国芯片公司的市场份额能超过50%,是因而中国有市场 ,而且中国企业有实力。
仇肖莘认为:“为什么中国的电动车能够成长这么快?这其中国家大力扶持鼓励新能源的政策起着重大作用。”具体到半导体领域